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唱歌能促进内啡肽分泌。研究显示,当人们唱歌时,大脑会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与快乐和放松相关的化学物质,可以帮助减轻焦虑感。同时,唱歌还可能增加催产素的水平,这种激素有助于提高人与人的连接感,从而减轻孤独和不安。
2.唱歌可以调节呼吸模式。在唱歌过程中,需要调整呼吸以支持声音的稳定输出。这种深长的腹式呼吸有助于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使心率减缓,血压降低,从而产生镇静效果,有效缓解焦虑反应。
3.唱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当个体通过歌词或旋律倾诉情感时,可以释放积累的负面情绪,使心理获得纾解。这种自我表达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4.群体合唱提供社会支持。如果是在合唱团或社区内一起唱歌,还能增强归属感和社会联系,而良好的社交互动可显著降低焦虑水平。
5.音乐本身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不论是独自哼唱喜欢的旋律还是听伴奏大声歌唱,音乐的节奏和旋律都能直接影响大脑中负责情绪调节的区域,如边缘系统,从而产生一定的安抚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练习唱歌,不仅可以提升情绪,还可能带来更广泛的健康益处,包括增强免疫功能和提高整体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