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理性原因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褪黑素分泌减少,容易导致睡眠节律紊乱,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多醒、早醒等。同时,深睡眠阶段减少,使睡眠变得浅而易中断。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总睡眠时间可能从成年时的7-8小时减少到5-6小时,这是正常的生理变化。
2.心理和情绪问题
老年人常面临孤独、焦虑或抑郁等问题,这些心理状态会引起神经系统兴奋,干扰睡眠质量。有统计显示,约有20%-30%的老年失眠与情绪障碍相关,特别是在遭遇亲人离世或重大生活事件后。
3.疼痛或身体不适
一些慢性病如关节炎、骨质疏松、糖尿病或心肺功能不全会引起夜间疼痛或不适感,打断睡眠。例如,60%以上患有慢性疼痛的老年人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
4.排尿频繁
夜尿增多是老年人的常见问题,可能由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活动症或糖尿病引起。据统计,超过50%的老年男性由于夜尿问题出现睡眠障碍。
5.药物副作用
老年人常使用多种药物,其中一些如利尿剂、抗抑郁药、激素类药物等可能引起失眠或加重现有失眠症状。这种情况在多药联合使用时尤为明显。
6.不良生活习惯或环境因素
睡觉前饮浓茶或咖啡,长时间看电视或手机屏幕,卧室光线过亮或噪音较大,都可能影响老年人的入睡和睡眠质量。
7.睡眠相关疾病
常见的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等,这些均可导致夜间觉醒次数增多,进一步影响整体睡眠时间和质量。
建议通过调整睡眠习惯、关注心理健康、规范用药以及积极治疗可能的基础疾病进行改善。如果上述方法无法缓解,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睡眠监测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