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定义和机制:烟雾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脑血管疾病,其特征是大脑基底部的主要动脉逐渐狭窄或闭塞,特别是颈内动脉末端及其主要分支,如脑中动脉。这种狭窄或闭塞导致脑部缺血,引发小血管代偿性增生,形成“烟雾”状影像。
2.流行病学:烟雾病在亚洲国家更为常见,尤其是在日本和韩国。儿童和成人均可受影响,但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病机制可能有所不同。脑中动脉闭塞作为烟雾病的标志性病理改变之一,常被发现于此类患者。
3.症状表现:由于脑中动脉负责供应大脑的大部分区域,其闭塞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头痛和癫痫发作等。烟雾病患者的症状多样,与脑中动脉的闭塞程度和侧枝循环的形成有关。
4.诊断: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血管成像是诊断烟雾病的重要工具,可以清楚地显示脑中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情况,以及“烟雾”状异常血管网的存在。
5.治疗策略:针对烟雾病引起的脑中动脉闭塞,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如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脑血流和减轻症状。
脑中动脉闭塞在烟雾病的形成和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了解这种关系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