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改善心脏功能和减轻症状。常用药物包括: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有助于降低心率和控制血压。
ACE抑制剂或ARB:例如赖诺普利,可以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担。
利尿剂:以呋塞米为例,用于减少体内多余液体。
2.生活方式调整: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轻心力衰竭症状并减少住院风险。
控制盐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应限制在2克以下。
规律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剧心脏负担。
3.定期随访: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通常每3到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4.心理支持:慢性疾病会对心理造成压力,因此适当的心理咨询和支持也很重要。
5.特殊情况处理:严重心力衰竭可能需要植入医疗设备,如心脏再同步治疗或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心力衰竭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需长期管理。遵循专业医疗建议,并积极参与自身健康管理,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并减少住院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