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视觉诊断:医生首先会通过肉眼观察患者皮肤上的病损,结合病史信息,如发病时间、症状特点及伴随疾患,初步评估情况。特征性的皮疹形态、分布和颜色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2.皮肤镜检查:使用皮肤镜可以放大观察皮肤表面的结构,如毛细血管、色素斑点、鳞屑等,有助于区分良性与恶性病变。
3.皮肤活检:在一些疑难或不典型病例中,通过局部麻醉后切取小块皮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例如,银屑病、湿疹、红斑狼疮等疾病常需借助皮肤活检来确诊。
4.血液检查:某些皮肤病如感染性皮肤病、免疫性皮肤病可能需要血液检查,检测炎症标志物、自身抗体或感染因子等指标。例如,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提示感染,抗核抗体阳性可能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
5.细菌培养:对于怀疑感染性疾病的皮肤病,可以采集病变处的渗出物或组织进行细菌培养,以确定致病菌,并指导抗生素治疗。
6.过敏原测试:对怀疑过敏引起的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等,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斑贴试验等方法检测过敏原。
7.影像学检查:某些情况下,辅助性影像学检查如X线、超声、CT或MRI可用于评估深部病变或合并症。
以上几种检查方法通常结合使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应如实提供病史,配合医生进行全面评估,以便早日确诊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