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缺血缺氧导致能量代谢障碍:大脑是人体对氧气极为敏感的器官,缺血缺氧时,脑组织的氧气和葡萄糖供应不足,导致线粒体功能受损,ATP生成减少。由于ATP减少,细胞膜的钠钾泵功能失常,细胞内钠离子堆积,导致水分进入细胞,引起细胞性脑水肿。
2.产生乳酸积累和酸中毒:缺氧状态下,细胞代谢由有氧转为无氧代谢,乳酸大量积累,导致脑组织局部酸中毒。这种酸性环境可进一步加重细胞膜损伤,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促进脑水肿的发展。
3.血脑屏障受损:缺血缺氧条件下,炎症反应被激活,白细胞聚集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增加血管壁通透性,使得血浆蛋白和液体渗出到脑实质中,形成血管源性脑水肿。
4.兴奋性神经递质过度释放:缺血缺氧会导致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过量释放,这些物质可以通过激活受体,引起钙离子内流,造成细胞损伤和水肿。
5.自由基生成和膜脂质过氧化:缺氧后自由基产生增多,自由基攻击细胞膜中的脂质,引起膜脂质过氧化,进一步损害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加剧脑水肿。
脑细胞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会经历一系列病理过程,最终导致脑水肿的发生。维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心血管系统,有助于预防因缺血缺氧引发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