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比如茶多酚、儿茶素等,这些成分可以促进肠道内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生长,同时抑制某些有害菌如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2.促进消化功能: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具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但过量可能导致胃部不适或加重胃病症状。普洱茶这种发酵茶还含有益生元类物质,对改善肠道蠕动和排便有一定作用。
3.减少炎症反应:茶叶中的抗氧化物质,如茶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能够减少自由基对肠道细胞的损伤,从而降低慢性炎症和可能由此引发的肠道疾病风险。
4.降低结直肠癌风险:部分研究显示,长期饮茶可能与结直肠癌风险降低相关。这可能是由于茶多酚减少了致癌物在肠道中的形成,并增强了黏膜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不过,这一作用尚需更多临床证据支持。
5.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果饮茶量过多或选择浓茶,可能导致肠道刺激性增加,从而出现腹泻、不适等问题。尤其是在空腹状态下饮用浓茶,更容易引起胃肠不适。另外,茶叶中的鞣酸可能干扰铁的吸收,长期大量饮用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
科学合理的饮茶方式尤为重要。建议每日饮茶量控制在6克左右,避免空腹饮用浓茶。同时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茶种,例如绿茶适合体质偏热的人,而红茶更适合寒性体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