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是否会引发肌肉萎缩

2025-04-0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骨折后可能会引发肌肉萎缩,主要是由于长期不活动和受伤部位的固定导致的。

1.肌肉萎缩通常发生在骨折后,因为骨折部位需要长时间固定和休息,这降低了肌肉的使用。缺乏运动会使肌肉逐渐失去力量和质量。

2.根据临床研究显示,肌肉在短短几周内未使用时,其质量可以减少20%至30%。具体程度因人而异,取决于骨折的严重程度、固定方式及恢复过程中的活动量。

3.骨折后的疼痛和肿胀也限制了正常的活动和锻炼,这进一步加剧了肌肉萎缩的风险。康复过程中,如果未能及时进行适当的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肌肉萎缩的现象将更为明显。

4.萎缩不仅限于骨折部位附近的肌肉,长时间不活动还可能影响全身其他部位的肌肉状况。身体的整体活动水平下降,容易导致其他肌群的力量和耐力下降。

经过合理的康复训练和专业指导,肌肉萎缩是可以得到有效逆转的。通过合适的锻炼计划,逐步恢复肌肉的力量和功能显得至关重要。在康复过程中应重视循序渐进,避免过早施加负荷,以防止二次损伤。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