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是否会导致肌肉萎缩

2025-03-2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外伤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尤其是在受伤部位或相应肢体长时间不活动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主要与肌肉失用性萎缩有关。

1.肌肉失用性萎缩:当某部分肌肉长时间未被使用时,会发生肌肉萎缩。外伤引起疼痛、肿胀或制动(例如石膏固定),可能会导致肌肉长期不能正常活动。受伤后的康复过程需要强调适当的活动和锻炼以防止萎缩。

2.神经损伤:严重外伤可能伴随神经损伤。如果支配肌肉的神经受损,可能会导致肌肉得不到足够的神经刺激,从而发生萎缩。这种神经源性萎缩通常在恢复过程中需要专业治疗和康复。

3.营养供给不足:外伤后,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增加,特别是蛋白质。如果此时营养供给不足,可能会影响肌肉修复,并加重萎缩风险。合理的饮食支持也是预防肌肉萎缩的重要一环。

外伤后应注意积极进行功能康复训练,避免长期固定,同时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以减少肌肉萎缩的可能性。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