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肠癌的分期决定治疗方式:
早期肠癌(如0期或I期)通常是指肿瘤局限于肠壁内,无淋巴结转移,此时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或局部切除实现治疗。如果肿瘤位于直肠中下段且条件允许,保肛治疗可能成为首选。
中晚期肠癌(如II期及以上)因肿瘤侵达肌层甚至超出肠壁,并出现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保肛手术可能受限,需要联合新辅助放化疗或根治性切除手术。
2.保肛治疗的适应条件:
肿瘤位置:直肠癌需要考虑距离肛缘的远近,一般要求与肛门的距离大于4-5厘米,才能保证充分安全的切缘。过低位的肿瘤可能无法保留肛门功能。
肿瘤大小:较小的肿瘤更容易在清除病灶的同时不破坏肛门括约肌功能。
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较高、无明显浸润性的早期肿瘤更适合保肛治疗。恶性程度高或广泛浸润的肿瘤往往需要更加激进的治疗。
3.保肛治疗利弊权衡:
优点:尽量保留患者的生理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心理负担。
制约因素:某些情况下保留肛门可能导致肿瘤切除不彻底,增加复发风险。低位吻合后的功能可能受损,如出现排便困难或失禁等问题。
即使满足保肛治疗条件,也需综合评估个体病情及术后恢复能力。对于中晚期直肠癌,通过新辅助放化疗降期后实施保肛手术也是一种可能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