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疾病
长期焦虑可能诱发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或恐慌障碍等常见心理疾病。有统计显示,约30%的焦虑患者会出现重度抑郁的症状,而超过50%的人在漫长的压力环境下可能经历睡眠障碍。
2.心血管疾病
压力增加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如果持续时间较长,有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甚至心律失常。研究表明,长期压力与冠心病风险之间存在29%以上的关联性。
3.胃肠道疾病
焦虑和压力会通过脑肠轴对消化系统产生影响,导致胃溃疡、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数据表明,70%以上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同时伴有压力或焦虑相关的心理问题。
4.免疫功能紊乱
长期压力会干扰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使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明显增加。研究表明,慢性压力可使细胞免疫功能下降20%-30%,从而容易导致感冒、单纯疱疹复发等。
5.代谢性疾病
当面对压力时,皮质醇分泌增加,可能引发体重异常变化。如长期暴饮暴食导致肥胖,或因胃口减退而导致体重下降。高皮质醇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增长密切相关。
6.肌肉骨骼问题
慢性压力可能引起颈部、肩背部肌肉紧张,从而导致慢性肌肉疼痛。同时,焦虑与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发生率也有一定联系。
7.神经系统问题
压力会导致神经递质失衡,从而增加偏头痛和慢性头痛的风险。数据显示,焦虑患者中约有40%的人群报告存在周期性偏头痛。
8.其他疾病
焦虑和压力还可影响内分泌系统,引起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同时,还可能诱发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或脱发。
管理压力和焦虑对于预防各种身心疾病至关重要,通过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健康饮食以及心理辅导等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其对身体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