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卫生条件不佳
月经期间,分泌物和经血增多,如果卫生巾更换不及时或清洁不到位,容易导致局部潮湿环境,加重细菌或真菌滋生,进而引发瘙痒感。建议每2~4小时更换一次卫生巾,并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以保持清洁。
2.卫生用品过敏
卫生巾、护垫中可能含有香料、化学添加剂或材质成分(如塑料网面),敏感体质的人群接触后会出现皮肤过敏反应,例如红肿、瘙痒甚至灼热感。这种情况需要改用无香型、无刺激性的产品。
3.经血刺激
经血属于弱酸性,在长时间与皮肤接触后可能破坏外阴的正常酸碱平衡,使得皮肤更加敏感,从而引发不适。如果同时局部清洁不当,还可能加重炎症反应。
4.感染因素
真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是常见的感染原因。月经期因免疫力下降和内裤潮湿,容易诱发这些感染,表现为瘙痒、异味、分泌物异常等症状。如果瘙痒持续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
5.激素波动
月经期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会导致阴道分泌物减少,保护屏障功能减弱,进而使外阴更易受到刺激。
若瘙痒严重或长期存在,需尽早咨询专业医生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在月经期间,注意选择合适的卫生用品,保持良好的清洁习惯,同时避免使用酒精或抗菌类产品,以免破坏皮肤屏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