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患者长期排便是否有风险

2025-06-1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瘫痪患者长期排便确实存在一定风险,包括便秘、肠梗阻及皮肤损伤等问题。

1.便秘和肠梗阻:由于瘫痪影响了肠道的正常蠕动,约70-80%的瘫痪患者会出现便秘问题。慢性便秘可能导致肠内容物积聚,增加肠梗阻的风险。肠梗阻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可引起腹痛、呕吐和其他消化不良症状。

2.失禁与感染:瘫痪患者常因神经功能受损而出现排便失禁。这不仅对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还增加了尿路感染和皮肤感染的风险。如果粪便长时间接触皮肤,可能导致皮肤溃疡或褥疮。

3.营养和代谢问题:长期排便异常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导致营养不良。慢性便秘或肠梗阻还可能影响药物吸收和电解质平衡。

4.心理影响:排便障碍对瘫痪患者的心理健康也有显著影响,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

为减轻这些风险,瘫痪患者应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肠道管理,如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纤维素、适量饮水以及必要时使用通便药物。定期监测身体状况和早期识别相关症状,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