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空泡的形成机制:空泡通常是由于肺组织内某些区域发生坏死、液化或气体积聚引起。这可能与肿瘤中心坏死、感染或炎症有关。例如,恶性肿瘤如肺腺癌、鳞状细胞癌等,其快速生长可能导致血供不足,从而出现中心坏死并形成空泡。
2.良性或恶性诊断意义:在良性结节中,空泡可能是由慢性感染(结核、真菌感染)或先天性畸形(如肺囊肿)引起。而在恶性病变中,空泡可能是肿瘤侵袭周围组织后的结果。约20%-40%的恶性肺结节在影像学上会表现出类似的空泡征象。
3.影像学特征评估:空泡的形状、大小及边缘是否光滑对疾病性质的判断有重要意义。如果空泡呈规则圆形且壁薄,较多提示为良性;如果空泡壁较厚、不规则,或伴随其他影像学特征如毛刺、分叶,则更倾向于恶性。
4.病理学与临床意义:除了影像学,病理学检查也可帮助确认空泡的性质。活检或穿刺样本可以检测是否存在肿瘤细胞、炎症细胞或典型的感染病原体。患者年龄、吸烟史、有无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也能够辅助明确诊断。
肺结节空泡的医学含义具有多样性,需要结合具体病史、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结果进行全面评估,以便制定治疗方案或随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