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机械性刺激
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会摩擦或划伤尿路黏膜,尤其是在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狭窄部位。这种物理性的损伤会破坏局部毛细血管结构,引发血液渗出,从而导致血尿。
2.炎症反应
结石容易阻碍尿液的流动,使尿液滞留,给细菌提供繁殖环境,从而诱发尿路感染。感染后尿路黏膜变得更加脆弱,增加出血风险。感染还可能加重局部充血和水肿,进一步损伤组织。
3.尿路压力增高
较大的结石可能部分或完全堵塞尿路,导致尿液回流并升高泌尿系统内的压力。压力变化使尿路壁张力过大,破坏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出现血尿。
4.微创性血管损伤
在肾脏内部,结石可以直接刺入肾盂或肾小管周围的微小血管网络,造成局部渗血,表现为显性或隐性血尿。
5.长期慢性刺激
持续存在的小结石或未排出的碎石可能造成泌尿系统慢性刺激,导致黏膜受损反复修复,这种情况下也会间歇性出现血尿。
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明确结石的大小和位置,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治疗措施,例如药物溶石、体外碎石或手术取石。同时,要注意多饮水促进结石排出,减少尿路堵塞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