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于双相障碍诊断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2025-03-0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双相障碍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临床表现,这些表现具备一些特定特点,有助于鉴别和确诊。

1.情绪波动:患者通常经历显著的情绪波动,包括躁狂或轻躁狂和抑郁期。躁狂期以情绪高涨、精力充沛、思维奔逸为特征,而抑郁期则表现为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和兴趣丧失。轻躁狂是躁狂症状较轻的表现,且不严重影响日常功能。

2.发作周期:每次情绪发作持续的时间和频率各有不同。一些患者可能经历快速循环型,每年有四次或更多的情绪发作;而另一些人可能几年才发生一次。

3.功能受损:在情绪发作期间,患者的社交、工作或学习能力会显著下降。在躁狂期,过度自信可能导致冒险行为,如过度消费;抑郁期可能导致无法履行日常责任。

4.幻觉和妄想:少数患者在严重的躁狂或抑郁发作中可能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和妄想,尽管这在双相抑郁中更为常见。

5.家族史:双相障碍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成员中有同样疾病者可能增加个人患病风险。

6.自杀风险:双相障碍患者自杀风险较高,尤其是在抑郁期或者从躁狂转为抑郁时。

识别双相障碍需要详细的心理评估和病史分析。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建议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来管理症状并减少复发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