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调整作息时间:建议逐步改变生物钟。例如,每天提前15-30分钟上床睡觉和起床,直至恢复到正常的昼夜节律。这种逐渐调节的方法有助于身体适应新的时间表。
2.优化睡眠环境:确保睡眠环境舒适,避免光线、噪音和其他干扰。卧室温度宜保持在18-22摄氏度之间,并使用遮光窗帘以减少环境光的影响。
3.注意饮食与运动:白天多进行户外活动,接受自然阳光照射,以帮助调整生物钟。晚餐不宜过晚或过于油腻,避免在睡前两小时内进食。适量的锻炼,如每天3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改善睡眠质量,但应避免在临睡前剧烈运动。
4.限制电子设备使用:睡前一小时避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因为其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干扰入睡。
5.考虑专业帮助:如果失眠状况持续或严重影响生活,建议咨询医生或睡眠专家以获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逐步恢复正常的昼夜节律,改善睡眠质量和整体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