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生理性因素:晚上血压自然下降是人体生物钟调节的结果。通常,夜间的血压较白天低10%-20%。这种情况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正常的。
2.饮食因素:晚餐过于清淡或摄入盐分不足可能导致血压降低。某些食物,如含酒精的饮料和某些利尿食物,也可能会使血压下降。
3.药物影响:一些降压药物可能在晚上导致血压过低。如正在服用降压药,需要考虑药物作用时间及剂量是否合适。
4.脱水:身体缺乏足够的液体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进而引起血压下降。特别是在夏季或者运动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
5.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或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夜间血压过低。
6.压力和心理因素:心理状态对血压有很大影响,压力减轻或放松时,血压往往会有所下降。
夜间血压过低,有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出现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等症状,则需警惕并咨询医生。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度锻炼和充足睡眠,以维持健康的血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