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导致尿液混浊的常见原因之一。细菌感染会导致尿液中出现脓细胞,使尿液呈现白色混浊。
其他症状可能包括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和下腹部不适。
2.肾结石:
肾结石也可能引起尿液混浊,因为结石通过尿道时可以造成损伤,引发出血和感染。
症状包括剧烈的侧腹疼痛、恶心、呕吐和血尿。
3.膀胱炎:
膀胱炎是膀胱的炎症,常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炎症会导致尿液中出现白细胞和细菌,使其变得混浊。
常见症状有尿频、尿急和排尿灼热感。
4.前列腺炎(男性):
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的炎症。急性前列腺炎可引起尿液混浊,伴随发热、寒战和排尿困难。
慢性前列腺炎则表现为腰骶部酸痛、不适等症状。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出现酮尿症,导致尿液中含有酮体,从而使尿液呈现白色混浊。
伴随症状可能包括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
6.性传播感染(如淋病、衣原体感染等):
这些感染可以影响尿道和生殖器,导致尿液混浊,还可能伴有分泌物、瘙痒和疼痛。
7.饮食和药物:
某些食物和药物也可能暂时改变尿液的颜色和透明度,如乳制品摄入过多或使用某些抗生素。
针对小便白色混浊的现象,建议进行以下措施:
1.多饮水以促进尿液排泄,帮助冲洗泌尿系统。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尤其是在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时。
3.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酒精,以防加重症状。
4.如果症状持续或伴随其他不适,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进行详细检查,如尿常规、尿培养、B超等,以明确病因并接受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