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肾脏功能障碍:
正常情况下,肾脏通过过滤血液来生成尿液。如果肾脏功能出现问题,如急性肾衰竭或慢性肾病,过滤能力下降,引起尿量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尿液生成速度减慢。慢性肾病患者GFR低于60mL/min/1.73m²。
2.脱水:
脱水可能导致身体保留更多水分以维持基本功能,从而减少尿液生成。
脱水症状包括口干、皮肤弹性差、头晕等,体内水分减少会影响尿量。
3.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抗利尿激素类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可影响肾脏的水分调节功能,导致尿量减少。
服用这些药物时,需注意其对尿液生成的潜在影响。
4.健康问题:
诸如心力衰竭、肝硬化或严重感染等系统性疾病也可能影响肾脏的血流量和功能,进而减少尿液生成。
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水肿和少尿现象,严重者需要住院治疗。
若持续出现喝水多但排尿少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