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作用机制:贝特类药物主要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起作用。它们调节脂肪酸的氧化、运输以及代谢,从而降低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浓度。
2.临床效果:研究表明,贝特类药物可以使甘油三酯水平降低25%到50%,同时能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提高10%到20%。
3.常见药物:贝特类药物的代表包括非诺贝特和吉非罗齐。两者在具体的适应症和副作用方面可能略有不同。
4.不良反应:贝特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肌肉疼痛以及肝功能异常。在部分情况下,这些药物可能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需要谨慎监测,以避免严重的肌肉毒性。
贝特类药物在调整血脂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使用时需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选择,并注意监控可能的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