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等疾病。其原理是通过射频电流产生的热能来破坏或修改心脏中的异常组织,从而恢复正常心律。
2.据统计,多数患者在接受射频消融术后,可以在3到5年内保持良好的治疗效果。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再次进行此类手术。
3.手术成功率因病种不同而异。例如,对于房颤患者,射频消融的长期成功率大约为60%至80%。对于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成功率可能更高。
4.影响手术效果持久性的因素包括:基础心脏健康状况、术前心律失常的类型和持续时间,以及术后的生活方式习惯。
定期复查和遵循医嘱调整生活方式是关键步骤,有助于延长射频消融术的效果并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