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深呼吸训练:通过鼻子深吸一口气,使胸腔和腹部尽可能扩张,然后慢慢从唇间呼出。这种呼吸训练可以增加肺活量,改善气体交换,每天坚持做10至15分钟,有助于缓解因焦虑或紧张引起的胸闷气短。
2.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持居住环境的空气流通和清新,避免长期处于污染或缺氧的环境中。每天至少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以确保充足的新鲜空气供给。
3.规律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或游泳,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每周至少进行3至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可以有效提高机体的耐受力,预防由心血管问题导致的胸闷气短。
4.关注饮食和水分摄入:维持均衡饮食,减少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比例,同时确保每天饮用足够水分,帮助身体维持正常代谢。
5.医学检查和治疗:若胸闷气短持续或伴随其他症状,如晕厥、心悸、恶心等,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心电图、胸片或肺功能检查,以排除严重疾病的可能性,并基于检查结果给予相应治疗。
长期的胸闷气短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是潜在健康问题的信号。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是预防重大疾病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