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黄芪:常用剂量为10-30克。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功效,可以增强免疫功能和提高机体的耐力。
2.党参:常用剂量为10-15克。党参与黄芪相辅相成,主要用于补中益气,增强脾胃功能,同时促进身体对其他药物效果的吸收。
3.白术:常用剂量为10-15克。白术能健脾益气,并且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对于改善消化系统有良好效果。
4.五味子:常用剂量为3-6克。五味子具有敛汗、生津、滋肝肾的作用,通过收敛作用减少自汗和盗汗。
5.麦冬:常用剂量为9-12克。麦冬可以养阴生津,对缓解口干、心烦等症状有帮助。
6.浮小麦:常用剂量为15-30克。浮小麦有养心除烦、止汗的作用,尤其对盗汗有较好的疗效。
此类药方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还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考虑可能的过敏反应和个体差异。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适当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对巩固疗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