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前驱期:
在此阶段,患者可能会经历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波动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从童年晚期到青少年早期出现,即5至10岁之间。
2.初始症状期:
抽动症的初始症状通常表现为简单的运动抽动,如眨眼、脸部抽搐或肩膀耸动等。
这个阶段的抽动较为轻微且间歇性地出现,往往被误认为是习惯性的动作。
3.高峰期:
高峰期一般在7至12岁之间,这时抽动症状变得更加明显和频繁。
患者可能会发展出复杂的运动抽动,如跳跃、旋转甚至模仿他人的动作,同时伴随复杂的发声抽动如吼叫、清嗓子或重复某些词语。
4.缓解期:
多数患者在青春期后,抽动症状会逐渐缓解或减轻。约60%至80%的患者症状在成年期显著改善。
尽管如此,仍有部分患者可能持续存在一定程度的抽动症状,但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抽动症的具体病程因人而异,每个患者的症状和演变过程可能有所不同。在出现抽动症状时,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