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散瞳在眼科检查中的目的是使睫状肌麻痹,从而避免调节作用对屈光度测量的干扰。散瞳后,能更真实地反映眼球的屈光状态。
2.不散瞳状态下的验光结果可能受到调节作用的影响,使得实际的屈光度偏离真实值。这种偏差通常会导致远视储备的错误判断。
3.远视储备是指眼睛在看近物时仍保有的远视度数,是青少年儿童预防近视的重要指标。如果远视储备为负数,意味着已经存在近视或明显的假性近视,需要特别关注。
4.由此可见,不散瞳的测量方法容易造成远视储备的低估甚至误判,从而影响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为了确保远视储备的准确评估,建议通过散瞳后的验光检查来排除调节作用的干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