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逐渐下降,骨骼韧性降低,愈合能力减弱。老年人在骨折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假关节形成、畸形愈合等。研究表明,65岁以上的老人骨折后的愈合时间可能会延长30%-50%。
2.骨质疏松患者:骨质疏松是导致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类患者骨密度低,骨结构脆弱,骨折后恢复较慢,且易于再次骨折。全球数据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五分之一的男性在50岁以后经历过骨质疏松性骨折。
3.多次骨折史者:曾经多次骨折的人,骨骼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可能受到影响,容易在相同或不同部位再次发生骨折,且每次骨折后遗症的风险增加。
4.某些慢性病患者: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其骨骼愈合能力可能受到疾病本身及其治疗药物的影响,导致愈合过程延缓。
5.不良生活习惯者:吸烟、饮酒过量、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骨骼的健康状态,增加骨折后愈合不良的风险。
骨折后遗症的发生与个体的年龄、基础疾病、生活方式等多个因素密切相关。在预防方面,对于上述高风险人群,应特别关注骨骼健康,尽量减少意外损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