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恢复和再生。这些穴位通常包括头部、四肢及背部的关键点,如百会、风池、合谷等。
2.研究数据显示,针灸结合传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提高疗效。例如,一项针对100名小儿脑瘫患者的研究发现,经过12周的针灸治疗后,约70%的患儿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3.针灸还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来缓解肌肉痉挛和紧张。实验表明,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可以增加大脑中多巴胺和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浓度,从而帮助改善肌张力问题。
4.针灸对语言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据调查,大约60%的患儿在接受针灸治疗后,其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有所提升。
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其副作用较少,但仍需专业医师进行操作,以保证治疗的安全和效果。在选择针灸作为治疗手段时,应结合西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综合考虑患儿的具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