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腰椎间盘突出的特点:
病因:腰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组成,当椎间盘受到外力或长期退变时,髓核通过破裂的纤维环向外突出,可能压迫周围的神经根或脊髓。
症状:常见症状包括下腰部疼痛、腿部放射性疼痛(坐骨神经痛)、麻木、肌肉无力等。疼痛通常在弯腰、久坐或用力时加重。
诊断与影像学特征:磁共振成像可显示髓核突出的位置和压迫程度。
2.腰椎长骨刺的特点:
病因:骨刺是骨质增生的一种表现,多由椎间关节长期磨损、退行性改变导致,是人体对异常负荷的一种代偿反应。骨刺经常出现在老年人中,尤其是长期姿势不良或负重者。
症状:骨刺本身并不会引起症状,但若刺激或压迫到周围组织,如神经根或脊髓,可引起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如疼痛、麻木和活动受限。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椎管狭窄。
诊断与影像学特征:X线或CT检查可以清楚显示骨刺的位置和形态。
3.区别与联系:
发病机制: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椎间盘内部结构的改变,而骨刺是骨骼边缘的增生,两者来源不同。
年龄分布:腰椎间盘突出多见于20-50岁中青年患者,骨刺则更常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治疗方式:腰椎间盘突出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物理治疗、药物缓解炎症及疼痛;严重者需要手术减压。而骨刺若无症状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仅出现神经压迫时才考虑手术干预。
两种情况可能同时存在,特别是在中老年患者中,椎间盘退化和骨质增生可能共同作用,加重症状。
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如保持良好体态、避免久坐久站以及定期锻炼,有助于减轻上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