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观察随访
大多数颈椎囊肿为良性,且增长缓慢。
无明显压迫神经或引起功能障碍时,可定期影像检查(如每6-12个月一次),监测囊肿大小及变化。
2.药物治疗
若囊肿引起轻度疼痛或炎症反应,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
神经根受压导致神经性疼痛时,可选用神经调节药物(如加巴喷丁)以改善症状。
3.介入治疗
在囊肿对周围神经或脊髓产生压迫但尚未达到手术标准时,可尝试穿刺抽液及注射硬化剂减少囊肿体积。
此方法需在影像引导下进行,可能需要反复操作。
4.手术干预
明确神经压迫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或控制障碍,需尽快手术以减轻神经受压。
术式包括囊肿切除术、椎板成形术等,根据囊肿位置及病变范围确定。
手术风险包括感染、脊髓损伤及术后瘢痕形成。
治疗方案需结合病史、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症状决定。避免自行用药或过度担忧,应在专业医疗机构接受全面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