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定义与性质
非典型性细胞是指细胞形状、大小、排列或核染色等特征出现异常,但这种异常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它们既可以出现在良性病变中,也可能与癌前病变或癌症有关。
2.常见导致因素
炎症:持续性炎症可能导致局部组织中的细胞发生反应性变化,从而显示出非典型性特征。例如慢性宫颈炎可能导致宫颈细胞非典型性改变。
感染:病毒感染(如人乳头瘤病毒)可能诱发细胞的非典型变化,这通常需要进一步检查筛查癌前病变的可能性。
损伤与修复:组织受到外界刺激或损伤后,在修复过程中细胞可能短暂地表现为非典型变化,例如创伤愈合期的细胞。
癌前病变:某些非典型性细胞可能预示着癌前状态,如子宫颈细胞学检查中的鳞状上皮内病变。
恶性变化:虽然非典型性细胞不总是癌症,但某些情况下它可能提示潜在的恶性肿瘤,需要警惕并进一步确认。
3.诊断与评估
发现非典型性细胞后,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年龄、病史和其他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进一步检查可能包括组织活检、影像学检查或基因检测,以明确是否存在癌变或高危病变。
4.常见误区
非典型性细胞不是诊断结果,仅仅是显微镜下的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
检测到非典型细胞不意味着立即发展为癌症,许多情况下是可逆的。
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预防某些癌前病变进展至癌症具有重要意义。
一旦发现非典型性细胞,应按照医生建议完成后续检查,同时定期随访以动态监测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