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全面验光检查
验光是配制眼镜的基础。需要通过综合验光仪或电脑验光设备测量眼睛的近视度数、散光度数及轴位角度。对于成年人,可采用散瞳后进行精确验光。儿童和青少年因调节能力更强,多需进行完全散瞳验光以减少误差。
2.确定矫正度数
根据验光数据,明确两只眼睛的球镜度数(近视度数)、柱镜度数(散光度数)以及散光的轴位。例如,如果验光结果为“右眼:-2.00D/-0.75D×90°”,表示右眼的近视度数为-2.00,散光度数为-0.75,散光轴位为90度。
3.试戴评估舒适度
在确定度数后,需要制作试镜片进行试戴测试,通过对视觉清晰度与舒适感的综合评估进一步微调,避免疲劳或不适。特别是初次配散光镜者,应关注是否出现头晕、物体变形或视物不稳定等问题。
4.选择合适镜片和镜框
散光镜片需采用柱面设计,并按照轴位要求制造。选用高折射率镜片可减轻厚度,提高佩戴舒适度。镜框应确保稳固且适合脸型,同时保证镜片光学中心与瞳孔对齐,以免产生光学偏差。
5.佩戴后的适应期
初次佩戴散光近视镜时,部分人可能会经历短暂的不适,如异样感或轻微眩晕。这种情况通常在1至2周内逐渐消失。如长期不适,则需复查验光或调整眼镜参数。
严格遵循科学的验光和配镜流程能够有效提升矫正效果,加强视力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