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脱水:老年人本身就容易出现脱水情况,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口渴感会减弱,加上瘫痪后活动量减少,更加不易感知到需要补充水分。脱水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进而可能引发低血压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脱水还可能导致意识模糊、乏力、头晕等症状。
2.泌尿系统感染:长期饮水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从而使得细菌更容易滋生,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特别是在卧床的情况下,膀胱排空不完全,细菌在尿道中停留时间延长,进一步提高了感染的风险。
3.便秘:水分不足是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水在肠道内有助于粪便的软化和推动,缺乏水分会使得大便干燥和坚硬,增加排便困难。在老年人中,便秘不仅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或加重痔疮、肛裂等问题。
4.电解质失衡:人体内的电解质需要通过水分维持平衡,饮水不足会导致钠、钾等电解质紊乱,引起肌肉无力、抽搐甚至严重时的心律失常。
对于瘫痪卧床的老人,应当确保其每天摄入适量的水分,这不仅有助于预防上述问题,还能促进整体健康。根据个体情况,通常建议每日摄入1500至2000毫升的水分,并可通过观察尿液颜色(淡黄色为宜)来初步判断是否补充足够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