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定义与成因:额叶点状脑梗死是由于供应额叶的小血管被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氧坏死。常见原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
2.临床表现:由于额叶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和行为控制,因此患者可能出现轻度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情绪不稳定以及判断力减退等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梗死的具体位置和大小。
3.诊断方法:磁共振成像是诊断额叶点状脑梗死的主要工具,可清晰显示出病灶位置和范围。临床评估和患者病史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4.治疗措施:治疗重点在于改善局部脑供血、防止进一步的梗死发展。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降压药物,以及他汀类药物来控制胆固醇水平。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受损功能。
5.预后与管理: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但部分患者可能遗留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长期管理需控制危险因素,包括戒烟、饮食调节、规律运动和定期体检,以降低再发风险。
额叶点状脑梗死是一个需要重视的神经系统事件,通过及时的医学干预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可以有效减少其对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