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痔疮是便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内痔在排便时容易受到硬便的摩擦,从而破裂出血。鲜红色的血液附着在粪便表面或滴落,是典型表现。由于内痔没有痛觉神经分布,所以一般不会感到疼痛。
2.肛裂虽也可能导致便血,但通常伴有明显的排便疼痛和裂口瘙痒。如果没有疼痛,则肛裂的可能性较小,但不能完全排除。
3.直肠息肉是一种良性肿瘤,也可导致便血,尤其是靠近肛门边缘的息肉更容易因排便而出血。这种情况的血液多为鲜红色,无明显疼痛。
4.长期便秘可能刺激直肠黏膜引发炎症,形成直肠炎,也会出现便血现象。直肠炎的便血量通常较少,伴随症状可能包括腹部不适或排便习惯改变。
5.少数情况下,消化道其他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甚至早期直肠癌也可能表现为类似症状。尽管这些疾病发生率较低,但也需提高警惕。
便秘和便血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建议增加膳食纤维和饮水量以缓解便秘,同时避免久坐和过度用力排便。一旦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其它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检查,通过肛门指诊、肠镜等手段明确病因并接受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