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如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肾功能、电解质水平、血糖及血脂。
粪便检查:用以检测潜血、寄生虫和消化不良相关指标。
尿液检查:筛查是否存在代谢性疾病或泌尿系统与消化系统关联问题。
2.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评估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及腹腔内大血管情况。
CT扫描:细致观察胃肠道及临近器官的病变,如肿瘤或炎症扩散。
磁共振成像:评估软组织结构,尤其是肝胆胰的疾病。
3.内镜检查
胃镜检查:直接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可发现溃疡、息肉、出血及肿瘤。
肠镜检查:检查结肠及直肠疾病,如息肉、炎症性肠病及癌症。
胶囊内镜:通过吞服一个胶囊状摄像装置,拍摄小肠全段图像,用于难以通过传统手段评估的小肠疾病。
4.功能性检查
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判断是否存在相关胃部疾病。
胃肠动力学检查:评估胃肠道的蠕动及功能状态。
肝纤维化评估:利用无创技术检测肝脏健康程度,判断是否存在早期肝硬化。
5.组织学检查
活检:在内镜操作中获取疑似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分析以明确诊断。
消化内科检查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和医生判断决定,注意避免重复或过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