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初期阶段(术后0-6周):
在医生指导下,尽量保持伤肢的抬高以减轻肿胀。
采用等长收缩练习保持肌肉力量,如大腿肌肉的静态收缩。
使用冷敷来缓解疼痛和肿胀,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
2.中期阶段(术后6-12周):
开始进行轻微的活动,逐渐增加负重练习,如在拐杖辅助下部分负重行走。
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以维持踝关节和膝关节的灵活性。
3.恢复阶段(术后3-6个月):
增加负重行走时间并减少对助行器的依赖。
进行平衡训练和协调性练习,如单腿站立。
加入低冲击有氧运动,如游泳或骑自行车。
4.强度提高阶段(术后6个月以上):
继续加强肌肉力量,通过抗阻训练提高腿部肌力。
逐步恢复正常的体育活动,并确保在无明显不适的情况下进行。
每个阶段都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调整康复训练内容,并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以避免损伤的再发生和保证最佳恢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