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应如何进行恢复锻炼

2025-03-1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杨坤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脑梗死患者的恢复锻炼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阶段和身体状态制定个性化计划。早期科学干预可以促进神经功能重建,改善运动能力。

1.急性期(发病后1-2周内)

在这个阶段,重点是预防并发症和维持基本体能。可以进行以下措施:

防止肌肉萎缩:帮助患者在床上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每天2-3次,每次10分钟,以保持关节灵活性。

练习简单动作:逐步尝试坐起、翻身等动作,在专业人员协助下完成。

2.恢复早期(发病后2周至3个月)

此阶段是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时期,目标是逐步恢复自主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

坐姿平衡训练:每天练习坐稳椅子或床边5-10分钟,逐渐增加到30分钟以上。

肢体主动运动:鼓励患者尝试握拳、抬腿等简单动作,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

步态训练:在支具或扶手辅助下进行行走练习,逐步提高步行时间至每次10-20分钟。

3.恢复中晚期(发病后3个月至6个月及以后)

在此阶段,强化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训练,以最大程度恢复日常生活独立性:

平衡训练:尝试单脚站立(有支撑物保护),每天练习5-10分钟。

肌力增强:借助轻重量哑铃或弹力带练习上下肢力量,每次8-12次为一组,每天1-2组。

精细动作训练:通过抓取球、使用筷子等操作提升手指灵活性。

有氧运动:如散步、骑固定自行车等,每次15-30分钟,每周至少3次。

4.心理及认知训练

脑梗死患者可能伴随情绪障碍或认知功能下降,需同时开展心理疏导与认知康复训练:

记忆及注意力训练:通过拼图、记忆卡片等方式刺激认知功能,每次15-20分钟。

放松训练:每日进行冥想、深呼吸等放松练习,缓解焦虑情绪。

5.注意事项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强度,避免过度疲劳。

定期随访康复进展,与医生和康复师沟通。

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建议家人全程陪护。

针对脑梗死的康复锻炼需要长期坚持,并配合合理饮食、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才能更好地促进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