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ESD技术的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早期胃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病变局限于黏膜层且无淋巴结转移风险时,ESD是推荐的微创治疗方法。
2.治疗效果:ESD技术允许完整切除大块病变,从而提高了完整切除率。研究显示,ESD的完整切除率可达90%以上,相较传统内镜黏膜切除术更具有优势。
3.并发症风险:虽然ESD是一种微创技术,但仍有潜在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接受ESD治疗的患者出血发生率约为5%-10%,穿孔率通常小于5%。
4.病理检查:ESD能够获得完整的组织标本,这对于病理学评估和确定癌症浸润深度及边缘清晰度非常重要,从而指导后续治疗。
ESD技术在胃黏膜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方面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选择。在考虑手术方式时,需依据肿瘤大小、位置及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最佳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