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准备阶段
确保设备清洁:肛门镜在使用前需经过严格消毒。一次性肛门镜不需额外消毒,但应检查其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润滑剂使用:为了减少患者不适,需要在肛门镜表面均匀涂抹医用润滑剂,常用凡士林或水溶性润滑剂。
检查工具完整性:检查肛门镜是否有裂缝或缺损,确保器械功能正常。
2.患者体位摆放
常用俯卧膝胸位:患者跪于床上,胸部贴近床面,臀部抬高。这种体位能够使肛门部位显露充分,便于操作。
左侧卧位:若患者无法跪膝,则可采取左侧卧位,双膝弯曲靠近腹部。此体位也能满足大多数检查要求。
3.插入操作
动作轻柔:将肛门镜轻轻插入肛门,避免快速、粗暴动作以减少不适。插入角度与肛门轴线保持一致,一般为向脐方向倾斜约45°。
插入深度控制:根据检查目的和患者情况,通常插入深度为4-7厘米,避免过深导致不必要的不适或损伤。
4.检查过程
开启观察窗:通过缓慢打开肛门镜的观察窗口,逐步展开视野,仔细检查肛管及直肠内壁情况。
观察内容:主要包括内痔、外痔、肛裂、肛瘘、肿物、炎症表现等,记录异常发现。
注意光源调节:确保光线充足但不过强,避免对局部黏膜造成刺激。
5.操作结束及清理
慢速取出:检查完成后,轻柔关闭肛门镜并缓慢拔出,防止因操作迅速引起患者疼痛或肛管损伤。
再次清洁:若肛门镜为可重复使用类型,取出后需立即再次严格消毒。
6.术后注意事项
观察反应:操作完成后,应观察患者有无明显不适,如疼痛、出血等。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说明生活护理:建议患者当天避免辛辣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预防肛周刺激或感染。
正确使用肛门镜不仅可以提高检查质量,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不适感,保护肛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