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荷尔蒙失衡:体内控制饥饿感的荷尔蒙,如瘦素和胰岛素,可能会在肥胖个体中出现失衡。瘦素通常由脂肪细胞释放以抑制食欲,但肥胖者可能会产生瘦素抵抗,即使体内瘦素水平高,仍然无法有效地抑制食欲。
2.奖励系统异常:大脑中的奖励机制在肥胖个体中可能发生改变。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会刺激多巴胺释放,使其感觉愉悦,进而导致对这些食物的渴望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3.基因遗传因素: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会影响代谢率和食欲调节。例如,有些人的基因使得他们更容易感到饥饿或对食物的奖励反应更强烈,这增加了摄食过量的风险。
4.心理因素: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或压力可以导致情绪化进食。这种情况下,食物被用作舒缓情绪的工具而非生理需求的满足。
5.环境因素: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的高热量食物和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也促进了过量进食的行为。食品广告的诱惑以及快餐的便利性使得人们更容易过度饮食。
通过理解这些因素,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帮助调节食欲。例如,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身体活动,加强心理健康管理,以及创造更健康的饮食环境都能有效控制过量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