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眼肌不协调:婴儿的眼部肌肉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导致眼球运动不一致,从而表现为斗鸡眼。大多数婴儿在六个月至一岁之间会逐渐改善。
2.屈光不正:如远视,这是婴儿斗鸡眼的一种常见原因。远视眼可能导致眼睛过度调节从而内聚,表现为斗鸡眼。
3.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斗鸡眼现象的婴儿,发生斗鸡眼的概率也可能较高。
4.病理性因素:某些情况下,斗鸡眼可能是脑部或眼部疾病的症状之一,如脑瘤、先天性青光眼等。
如果婴儿在九个月大仍然持续出现明显的斗鸡眼,并没有好转迹象,建议咨询眼科医生进行专业评估和检查。这有助于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以确保婴儿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