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基础代谢率会下降。人体需要一定的能量维持基本生命活动,包括呼吸、心跳、体温调节等。当摄入的食物能量长期低于身体需求时,机体可能会进入“节能模式”,通过降低基础代谢率以保存能量。这种现象称为适应性热发生降低,研究显示极端节食可使基础代谢率下降10%-25%。
2.长期抑制食欲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激素是调节代谢的重要因子,营养不足可能导致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下降,进一步降低代谢速度。脂肪组织中瘦素分泌减少也会通过神经内分泌通路抑制甲状腺活动。
3.肌肉质量被消耗。在极低热量饮食情况下,为了获得额外能量,身体可能分解肌肉中的蛋白质用于维持运转。而肌肉是主要的能量消耗组织,其减少直接导致代谢率下降。研究表明,肌肉量减少可能使代谢率每减少1公斤,降低约13千卡/天的能量消耗。
4.其他系统可能受到影响。长时间刻意少吃还可能引发荷尔蒙紊乱,如皮质醇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等,进一步干扰正常代谢。
保持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摄入是维护健康代谢的重要前提,过度限制饮食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包括体力下降、精神疲倦和免疫力减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