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生命体征监测:
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特别是最初的24至48小时,严密监控血压,以防止过高或过低影响恢复。
注意体温变化,发热可能提示感染等并发症。
2.神经功能评估:
每30分钟到1小时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包括意识水平、瞳孔反射和肢体活动。如出现新的神经损害症状,应立即处理。
使用工具如NIHSS评分系统评估病情变化。
3.出血风险监控:
溶栓治疗增加颅内出血风险,尤其是在治疗后的头24小时内。观察有无严重头痛、呕吐或意识改变。
观察注射部位以及其他皮肤黏膜的出血迹象。
4.药物管理:
继续按照医嘱使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但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阿司匹林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或出血倾向。
5.日常护理措施:
保持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必要时进行康复锻炼,逐步恢复肢体功能。
及时识别并处理任何异常变化对预后非常重要。遵循医嘱进行持续的医学监护和支持性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并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