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椎体骨质破坏:脊柱结核常引起椎体的骨质溶解或破坏,表现为椎体局灶性低信号区。这种改变在T1加权像上尤为明显,而在T2加权像上可能呈现高信号。
2.椎间盘受累:由于感染可能涉及椎间盘,MRI上可以观察到椎间盘的异常信号表现。在T2加权像上,受累的椎间盘通常显示为高信号,其厚度和结构可能发生变化。
3.周围软组织反应:脊柱结核还常伴发周围软组织的炎性改变,如脓肿形成或硬膜外扩展。在MRI上,硬膜外脓肿通常显示为高信号,并可压迫脊髓或神经根。
4.脊髓受压:严重情况下,由于脓肿或其他组织反应的压迫,可能出现脊髓受压的迹象。这在临床表现上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通过这些影像学特征,可以帮助诊断和评估脊柱结核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手段进行全面分析。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防止病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