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寻找安全感
趴着睡可能让孩子感觉更有安全感。这种睡姿可以让前胸贴近床面,某种程度上模仿了婴儿在母体内蜷缩的状态,有利于缓解焦虑或不安情绪。
2.便于肠胃舒适
有些孩子可能在腹部不适或胀气时选择趴着睡。因为这种姿势可以稍微压迫腹部,帮助缓解消化道的不适感或减少腹胀。
3.习惯性动作
小孩子由于生理、心理上的差异,可能会发展出特定的睡眠偏好。如果长期没有受到限制或纠正,他们会逐渐形成趴睡的习惯。
4.自发寻求温暖
趴着的姿势由于较紧密地蜷缩身体,可以减少身体表面积的暴露,从而更容易保暖。这种情况多见于睡觉时被子盖得不够或者室温偏低。
5.运动发育特点
在儿童中枢神经和肌肉协调能力尚未完全发育时,趴着睡可能是他们无意识的自然选择,因为此姿势能稳定头部和躯干。
尽管趴着睡在一些年龄段较为常见,但在婴儿期(尤其是1岁以内)这是因为趴着睡可能增加猝死综合征的风险。家长应确保孩子的睡眠环境安全,包括使用硬质床垫、避免柔软的枕头或毯子遮住口鼻等。如果孩子伴随趴睡出现呼吸困难、反复醒来或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