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痛风本质上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与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密切相关。当尿酸持续升高时,可能会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软组织或肾脏中,即使患者没有出现急性疼痛表现,这些沉积物依然能够引发慢性炎症反应或器官功能障碍。研究显示,当血尿酸浓度超过420μmol/L时,痛风的风险显著增加。
2.痛风的无症状期通常称为间歇期,但这一阶段并不意味着病情已经得到控制。如果尿酸水平未能有效管理,间歇期可能缩短,后续发作次数增多。长期高尿酸还可能导致痛风石的形成,从而进一步破坏骨关节结构以及肾功能。
3.即使痛风不发作,也有可能对身体造成隐形损伤。例如,高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有关。这一关联表明痛风不仅仅局限于关节问题,还可能影响全身健康。
通过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合理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长期风险。在无痛风症状期间仍需关注尿酸控制,避免潜在的器官损害或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