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由异常扩张的血管构成的病变,常见于大脑皮层。这些血管瘤可导致局部脑组织的异常放电,进而诱发癫痫。
2.研究表明,海绵状血管瘤位于功能区附近时,由于对周围神经组织的影响,癫痫发生的风险增加。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肿瘤直接侵入或压迫功能区,会增强异常电活动,产生癫痫发作。
3.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有20%至40%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会出现癫痫症状,具体情况因血管瘤的位置和大小而异。
4.手术切除海绵状血管瘤可以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但手术本身也存在一定风险,尤其是在血管瘤位于重要功能区时,可能影响相关的身体功能。
海绵状血管瘤引起的癫痫是否源自功能区需根据各个病例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无论血管瘤是否位于功能区,及时的医学评估和合理的治疗方案都对于控制癫痫发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