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心血管疾病风险: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同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这种变化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增加冠心病的风险。研究表明,经常摄入反式脂肪酸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增加23%。
2.促使肥胖:反式脂肪酸可能通过改变能量代谢和脂肪堆积的方式促进肥胖的形成。一些研究指出,反式脂肪酸摄入与腹部脂肪增加之间存在关联,长期摄入可能导致体重指数升高。
3.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反式脂肪酸可能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功能,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某些研究表明,高反式脂肪酸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联,在总能量摄入中,每增加2%的反式脂肪酸可导致糖尿病风险提高40%。
4.炎症作用:反式脂肪酸可能激活体内的炎症反应,这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展有关。持续的低度炎症状态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其他代谢紊乱的潜在原因。
代谢后的反式脂肪酸对健康具有显著的不利影响,尽量减少其摄入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饮食中应注意选择天然未加工食物,减少含有反式脂肪酸的加工食品,以降低相关健康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