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有或仅有微量的蛋白质。蛋白质分子较大,通常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进入尿液。如果尿液中检测到蛋白质,说明肾脏的滤过功能可能受到了影响。
2.一个“1+”表示尿液中的蛋白质浓度在30-100毫克/分升之间。这个数值表明有轻微的蛋白尿,但尚未达到更严重的程度。化验结果通常以“+”号表示,1+为最轻微,依次递增至4+,表示更严重的蛋白尿。
3.出现尿蛋白1+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运动后、发热、感染、压力或其他短期因素。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尿中出现蛋白质。
4.如果持续出现尿蛋白,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慢性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潜在疾病。这些疾病均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从而引起蛋白尿。
5.在检验尿蛋白时,建议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以获得更准确的评估。还应结合血清肌酐、尿素氮和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定期体检对于早期发现和预防潜在的肾脏问题至关重要。出现尿蛋白1+时应及时咨询医生,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